##EasyReadMore##

2009/07/03

L'Arcadie(上)

什麼是『阿卡迪亞Arcadie』?

最初,它是個位於希臘中部的蠻荒、一個文智未開,牧人的乾旱之地,拉丁文學首創的阿卡地亞是個矛盾的產物。詩人維吉爾讓阿卡迪亞有了全新面貌,成為富饒的極樂聖地。他描述「潘恩神:阿卡迪亞之神」與歡慶定居該地的仙女。自此,美如仙境的希臘充滿擅長音樂的牧人,詩詞歌賦日復一日:「啊,阿卡迪亞之民,你們是唯一懂得高歌的民族。」幾個世紀之後,它們再次出現於馬諦斯的〈生之喜悅〉(1905)、畢卡索的〈生之喜悅〉(1946)、夏爾.拉畢格(Charles Lapicque)的〈牧人的夢〉(1961)之中。因此「阿卡迪亞」代表了人類對十六世紀黃金年代或天堂的憧憬,正如我們熟悉的陶潛《桃花源記》裡的西方印象。

法國古典主義大師尼可拉.普桑(Nicolas Poussin, 1594-1665)「阿卡迪亞的牧羊人」進一步詮釋阿卡迪亞是一個人神共處之地,前方蹲著的牧羊人指著碑文:「我,死亡之神,甚至君臨阿卡迪亞」,讓豐饒和諧、恣意狂歡的世外桃源,籠罩一抹虛幻與死亡的陰影。即使是在最幸福的理想之國,人生依然是短暫而無法避免死亡。 天堂阿卡迪亞轉變成檢視人類善惡的廣泛根源。

龐畢度中心副館長迪迪耶‧歐登傑用十個子主題:黃金年代、信使、阿卡迪亞、重現阿卡迪亞、豐盈、虛榮、享樂、和諧、夜、草地上的午餐,呼應普桑筆下「阿卡迪亞牧人」對於生之喜悅與死亡,清晰展現美學脈絡。

2 意見:

mart97 提到...

您好~請問~
阿卡迪亞的這篇解釋~是否有出處呢?
例如那本書????

Anne 提到...

自己匯整的~

張貼留言